眼看书 > 醉枕东都 > 第358章 上元夜

第358章 上元夜

眼看书 www.yankanshu.so,最快更新醉枕东都 !

    玄慕拿走的是张普通的涂鸦,书案上留下的,才是洛泱送给史墨白的“制茶工具图”。

    天刚擦黑,洛泱就迫不及待的催着阿兄们出门,上元节放夜,光是这一点就够她兴奋,更何况三兄告诉她,皇城延禧门外,有高达十余丈的灯轮。

    苏府里就挂了不少灯,崇义坊的街道上也是灯,这些灯的河流统统涌出坊门,让长安城变作灯的海洋。

    举头就能看见那高耸的灯轮,洛泱不禁大吃一惊:

    这灯轮就像个木制的摩天轮,在绞索的带动下,正缓缓的转动。木轮上挂着比箩筐还大的红灯笼,它们全都随着灯轮转动,还能丝毫不被风吹动。

    “太壮观了!”

    洛泱和三兄、五兄站在龙首渠的拱桥上,灯轮就在他们的侧面,静静的渠水里落满了灯的倒影,天上水里如梦似幻。

    “这灯轮不算什么,就算到了德宗皇帝时,灯轮也有二十丈,这些年圣上拿出来的内帑少了,只能做这么高的。。”

    李奏温暖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。清涟公主兴奋的挽住她胳膊,笑道:

    “灯轮有什么好看的?我天天在花萼楼上看着他们搭架子,早就看腻了。走,咱们猜灯谜去!”

    元枫笑着摇摇头,对元桥道:“我到新月阁等你们!”

    几个人挤到猜灯谜的人群里,清涟仰着头,一连揭下三、五张,抓起身旁的手笑道:“我有了,咱们兑奖品去。”

    “我也有了,都给你。”

    清源脸都臊红了,急忙丢开元桥的手嘟囔道:“谁要你的......”

    元桥笑了:“给你加在一起兑个大奖,洛泱准没有你的多,以前猜谜,她都靠我替她拿奖品。”

    “那倒也是......给我。”她从元桥手里抢过那些揭下来的谜面:哎呀,这人脑子还蛮灵的竟有十来张,若有猜不对, 看我怎么笑话你。

    无心猜谜的洛泱, 早拉着李奏去龙首渠边放天灯去了。

    “我们一人放一个。”

    李奏不理她, 只买了一盏天灯,拉着她走到水边:“一人一个,飞散了怎么办?两人一个, 天上地下,永远都能在一起。”

    “好, 那就依你。我们一起许愿吧。”

    看着天灯徐徐飞上天, 忽然速度加快, 和天上无数盏灯一起向着南方飞去。

    萧声与鼓点响起,洛泱惊喜的看着灯轮方向问:“那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你家乡没有吗?那是大家在踏歌。”李奏看着这个什么都稀奇的小女子。

    “踏歌?没有, 我家乡不准放爆竹,不准放天灯,也没有花灯, 连假也不放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无聊?那还是大唐好......哎!你慢点!”

    花灯把大半个长安城照成了白昼, 灯轮下, 两三百个歌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大圆圈, 脚下跟着鼓点踩着花步,齐声唱着:

    火树银花合, 星桥铁锁开。

    暗尘随马去,明月逐人来。

    游伎皆秾李,行歌尽落梅。

    金吾不禁夜, 玉漏莫相催。

    “她们唱的是正月十五夜,我也会!”洛泱甩开李奏的手, 提着裙子,蹦蹦跳跳朝踏歌女子的队伍跑了过去。

    领唱的女子诧异的看着一位衣着华丽的贵女跑了进来, 她还从没见过这么不讲究尊卑贵贱的贵女,上前笑道:

    “加入我们也是有规矩的, 您要先唱一首,和我们的歌对上了,才能和我们一起踏歌。”

    她其实就是想让洛泱知难而退。

    萧声起时,围观的人群就已经很多了,这下要对歌,大家更是来了兴致。洛泱眼珠子一转,她笑道:“对就对, 我有了。”

    洛泱早就摸透了大唐人唱歌的调调,她就着刚才她们的调子唱道:

    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

    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

    今年元夜时, 月与灯依旧。

    不见去年人,泪湿春衫袖。

    围着她的歌姬们一起拍起手来:“这首歌更好听,我们从来没听过。小娘子,您这首诗能送给我们吗?”

    欧阳修的这首生查子简单生动,她们一下就记住了歌词,领头的女子松开一个口子,拉起洛泱的手。

    大家唱着“去年元夜时”,欢快的转起圈来。

    李奏在人群前面看着轻舞飞扬的洛泱,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生活在太平盛世,一个能让心爱女人恣意歌舞的太平盛世。

    他的眼光穿过歌舞的女人们,投射到对面负手而立的男人身上,那男人身披羊皮大氅更显得他身材魁梧,灯火的颜色染红了他毫不掩饰的笑容。

    他欣赏的看着正在踏歌的洛泱,旁边的阿南笑着捅捅他:

    “我们在草原的时候,也是这样无拘无束的唱歌,她还真像我们阿史那女人。”

    “你会说话就多说点, 不会说就滚。”

    (以下内容正在光速赶来)

    虽然是帝家,但婚礼前后的礼节在如今民间还是经常可以看到, 差别只是排场。主要程序包括: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。我们一个个来看。

    纳采

    到天地以及祖宗庙里搞了一大堆祭拜仪式后, 皇帝命太尉为正婚使(太尉为三公之一),宗正卿为副婚使(宗正为九卿之一,皇室宗亲中有什么大事都会出面)。相关部门提前一天在太极殿内摆好道具,次日文武九品官员及蕃客(一般指外国使节)皆各就其位。两位婚使在门外路的东侧,面西而立。黄门侍郎引幡旗、节钺,中书侍郎拿制书,奏拜。皇帝从西房出来,座上龙座,然后正副婚使入内就位。司仪喊“再拜”,在位的九品官员、外国使节、正副婚使皆下拜。(唐朝时候外国驻中国的使节超级多)

    中书侍郎拿制书,但降旨的却是侍中。侍中拿着圣旨走到婚使的东北边,面向西喊:有旨!正副婚使再次下拜。侍中宣制:纳某官某人的女儿为皇后,命公等持节行纳采等礼。念完后,正副婚使再拜(我靠,一会儿的功夫拜四次啊,腿都麻了)。

    这还没完,制书、节符之类的交接仪式还有一大套。礼仪完毕之后,皇帝闪人,在位的官员按序出太极殿。正副婚使也坐车,先前准备的一大堆乐器这时候还不能吹奏,一干人等在乘车相随,